(三)
玩石十年,口味日益寡淡。从最初惊艳于广西大化类的金玉宝气,到如今偏重于无名石种的质朴甚至粗砺,就这样一路走来。
关于石头的养护,打油打蜡似乎是每日必修的功课。上座之后,日日擦拭,鲜亮有如酒宴上的乡间土豪,油头粉面,却也招眼,放在石馆,赚一声喝彩,赢几张票子,自然无可厚非,但日日与此类货色相伴,则免不了变成'店小二'类角色。
玩石者何必如此。我以我石寄我心,即使尘满面,鬓如霜,十年相与即相知,眉高眼低,米贵谷贱,不思量。
上图是一方荆山石,类灵璧石,2017年'五一'得之于襄阳市郊牛首至仙人渡路边,以手盘养月余,薄有包浆,形如三代礼器或秦汉古器,取名'战国时代',曾经写入丁酉五一汉江行的长文中,是自己非常喜欢的一方石头。
下图是一方小北河卷纹石,体量较大,2017年6月与小北村赵师合力抬出,经多半年盘玩,如山中高人,虽葛衣麻鞋,绳床瓦灶,但气格朴茂,沉稳内敛,超尘脱俗。